谁拯救了农奴制度下的藏族人?
旧社会,藏族人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,10个藏族孩子中有4个活不过5岁;藏族人平均寿命32岁,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3岁。
奴隶的孩子还是奴隶,而且从小到大在寺院内被教导:“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奴隶”。
占西藏总人口的近95%的农奴不占有生产资料,可以被随意买卖,转送,被奴隶主视为“会说话的牲口”。
图片
西藏农奴
农奴分为几个阶层
第一等级的差巴,他们的地位在农奴中算是“最高”的。这些农奴可以向农奴主领一些份地,但他们没有人身自由。他们看似有自己的土地,但是也要向农奴主交纳高额的租金,所以几乎没有利润可言。
第二等级的堆穷,他们没有永久土地使用权,只能在农奴主的庄园里为其服务一辈子,生活贫困潦倒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
图片
第三等级的朗生,也就是世代家奴的意思。他们更是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,也完全没有人身自由。农奴主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奴主,而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奴,他们可以被随意买卖,毫无改变生活质量与命运的机会可言。
除差巴、堆穷和朗生外,西藏还有为数不少的游民。他们无地可种,四处流浪,没有任何固定的职业,其中有些人以唱歌跳舞卖艺为生,有的从事“下贱”的苦活,过着半乞讨式的生活。
游民中还包括有许多乞丐。
图片
农奴制度起源
西藏农奴制起开始于10世纪,经过三个世纪时间才被真正确立直到1959年才被完全废除掉,整个跨度长达10个世纪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西藏解放前,全中国少数民族中大约有400万中国人在农奴制度下生活。
辛亥革命后,清朝在西藏地区的统治虽土崩瓦解,但昔日的封建农奴主阶级依然故我,官家、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人口不到西藏总人口的5%,但占有土地、牧场和牲畜等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农奴。
占人口95%以上的广大农奴却没有土地,人身依附于三大领主。
三大领主完全占有西藏地方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,操纵着西藏的经济命脉。
那么三大领主是怎么剥削农奴的呢?
1、奴隶主可以决定农奴孩子的所有权
旧西藏的一部法典上曾规定:人生孩子、鸡下鸡蛋一律交税。
农奴的后代从生下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人生尽头都是农奴主的奴隶,同时没有任何的人权。
旧西藏时期的农奴主可以决定孩子的所有权,那是农奴的孩子不再是人而是“物品”,可以随意出售、买卖等。
图片
羊达庄园管家正在向农奴收取初生婴儿的人头税
2、肆意打骂残害农奴
西藏解放后,一位西藏农奴在一次采访中曾声泪俱下地哭诉,她在6岁起就被抓去背农奴主的小孩,每当背不动摔倒的时候,农奴主人就会揪耳朵、用棍棒打、用脚踢……
五世达赖曾发过一道命令:百姓们,如果你们妄想寻找自由,那我就授权你们的主子对你们实施砍手、打、杀……
旧西藏的法律对平常百姓、农奴是非常不公平和残忍的。
图片
一位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
3、永远还不完的“子孙债”
有位农奴的祖父曾向领主借了700公斤的粮食,祖父还利息就还了18年,他的父亲又还利息还了40年,他又接着还了19年。
77年间总共还了4.2万公斤粮食,可领主却说他还欠债粮140万公斤。
农奴向奴隶主借的债,只准还利息,不允许还本金,而且本金越还越多,没有翻身的可能。
农奴们一辈子被农奴主剥削,没日没夜的干活,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个庄园里日复一日地承受着压迫。
只要农奴制不被推翻,这种压迫就没有尽头。
图片
4、逃亡将面临严厉惩罚
那些因高额债务导致破产的农奴,不得不选择逃亡。
如果农奴没有逃亡成功,一旦被农奴主抓住,就会被关进牢房。
他们面临的处罚,轻则戴上脚镣强制苦役,重则砍手、刖足、割鼻、挖眼、抽筋、剥皮,甚至丢掉性命。
图片
被砍脚的农奴
5、变态的行为规范
西藏贵族给农奴们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行为规范,像是在贵族面前必须低头爬行、不得违反贵族的命令、在贵族面前必须恭敬等。
若农奴擅自抬头看了自己的主人,按照当时的法律,会被剜掉眼镜。
图片
6、女农奴沦为玩物
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,在西藏的这种制度下,更是沦为贵族的玩物。她们本就是贵族的财产,只要被贵族看中,就可以直接带走,没有反抗的权利。
就算有幸不被贵族选中,但等到出嫁的时候,她们的婚事也是由贵族做主。配给正常男性就算了,但有些贵族还会将个别女子嫁给自己的牛。
奴隶制度对西藏农奴的迫害,由此可见一斑。
图片
女性农奴
7、制作人皮法器
在这些统治者的眼中,所有法器供体中,纯洁的少女是最好的法器供体,尤其是少女的整张人皮,用来做阿姐鼓和唐卡是最完美的。
因为少女的人皮不仅具有精致的弹性,还比纸张、布匹更容易保存颜色。
为了找到纯洁、不受污染的人皮,西藏喇嘛会走遍所有贫寒卑微的农奴家庭,从那些刚学会走路,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婴孩中,选出面容姣好、肤色白皙的女孩。
西藏喇嘛认为,这个世界是污浊不堪的,用来祭祀的仪器如果听到了污秽的脏话,就会变得不洁净。
所以他们会在没有任何麻药的条件下,就把女孩的舌头割掉,把耳朵扎聋。
在这之后,喇嘛会给少女们每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药水,这种药水的功效是为了保持少女皮肤的弹性,使得做出来的鼓声更加空灵,唐卡色泽更加鲜艳。
到了合适的年纪后,准备用来做法器的时候,喇嘛会给女孩们吃一种特殊的药品,这种药品吃了之后会令人失去力气,这是为了防止少女们在剥皮过程中过度挣扎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喇嘛会用铁链将女孩固定在床板上,由经验丰富的喇嘛开始取皮,整个过程没有一点麻药。
整个过程,无法想象的痛苦与恐怖充斥着每一个少女的身心。她们的尖叫声将永远刻在历史的记忆中,成为对那段黑暗时期的控诉。最后,被剥下来的少女皮便被制作成了人皮鼓(或唐卡)。
图片
谁拯救了藏族同胞?
西藏人民管解放军叫“金珠玛米”,意思是“救苦救难的菩萨兵”。
关于解放军解放西藏,解救农奴这段历史,有一部电影,特别生动形象。
图片
解放军进驻拉萨
它就是我国第一部在西藏实地拍摄的电影《农奴》,这部电影拍摄于1963年,此时距离废除农奴制仅过去4年。
剧中演员大多来自西藏,包括片尾曲的演唱者才旦卓玛都曾经是农奴,他们不用表演,只需要把自己曾经的生活表现出来,所以感情特别真挚,特别有力量。
图片
图一:过去,农奴带着孩子逃亡到拉萨,露宿街头;图二:2023年,市民在宗角禄康公园跳舞。
我被电影的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。
影片中,暗无天日的雪山脚下,一道光照了进来,解放军进藏了。
他们为老百姓修桥铺路,看病送药,即使粮食短缺,供给送不上去,战士们饿得发晕,也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
主人公农奴强巴光脚背着奴隶主朗杰去见解放军,脚被路上的石子磨得全是血,最终体力不支倒下了。
由于解放军在场,强巴第一次没有受罚,解放军不仅给强巴治伤,还给他穿上了鞋子。
当部队首长送强巴上马时,强巴以为是部队首长要上马,迅速附身跪下当垫脚石。
也许在这一刻,强巴是心甘情愿的。
但首长诧异地扶起强巴,并请他上马,强巴单膝下跪表示感谢。
首长再次扶起了他。
强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,这是强巴人生中第一次被当作一个“人”看待。
图片
图1:以前住在牛棚里面的农奴;图2:如今旦增措姆和家人在新房子前的幸福合影
旧社会把人变成鬼,新社会把鬼变成人
1959年,西藏实行民主改革,彻底废除农奴制。
1、次旦
山南市琼结县扎西村,在旧西藏由平若庄园管理。
今年78岁的次旦,父母曾是这里的朗生,他生来也是朗生,一家人住在庄园的羊圈,忍受羊膻、跳蚤和饥饿。
图片
西藏民主改革后,次旦一家分到田地和牲畜,住进庄园二层一个“真正能住人”的房间。后来人口多了,一家人在庄园附近盖了五间平房。
2006年,在农牧民安居工程补助下,次旦把房子扩建为二层藏式楼房,舒适温馨、吃喝不愁。
从昏暗羊圈到藏式二层小楼,次旦居住条件的变化,可以说是天翻地覆。次旦说:“庄园带来的恐惧已经过去,如今我们的生活像甜茶一样香甜。”
“现在每月还有260元的养老金。”次旦说,“前不久,我的胃和眼睛有点不舒服,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,省了不少钱。”
次旦平时喜欢看村里的各种演出,去拉萨看望孩子时,最爱到八廓街和布达拉宫转一转。
如今,平若庄园依然留存着当年农奴居住的羊圈,与农奴主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。面对爷爷曾居住的羊圈,次旦的孙女尼珍说:“那段历史虽已远去,但我会一直记得,也更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。”
2、格桑曲珍
格桑曲珍出生于1934年,是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庆村村民。
她的父母曾是当地庄园的朗生,因此她一出生就成为庄园的农奴。“早晨天不亮上山拾牛粪,夜里捻羊毛到深夜”,然而最可恨的是还要忍受饥饿,“每天只给一小勺糌粑,根本吃不饱,只能不断喝水填饱肚子”。
图片
格桑曲珍
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,格桑曲珍迎来新生,她和丈夫先后育有4个孩子。
如今,格桑曲珍与孙子和孙媳妇一起生活,孙子外出务工,孙媳妇在家照看老人。他们一家住在一栋二层藏式楼房里,生活得非常幸福。
格桑曲珍说,现在的生活是过去想象不到的,想吃什么都有,只要肚子能装得下。
3、普次仁
1944年,普次仁出生于现在的日喀则市白朗县所在地。父亲是“差巴”(为寺庙支差的人),母亲是堆穷,靠务农勉强支付农奴主的房租和田租。
全家人租了农奴主的一间土房子,夏天漏雨,冬天滴水成冰。
图片
普次仁
普次仁说:“有的农奴只能睡四面漏风的破烂帐篷,有的婴儿在牛圈里出生,当晚就夭折。”
13岁,普次仁迎来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。那一年,他进入格萨拉康小学(现日喀则市第一小学)念书。
1959年,西藏实行民主改革,为雪域高原带来和平与安宁,也为普次仁开辟了更广阔的求学之路。“教育比珍珠玛瑙更加珍贵。”普次仁倍加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光。
4、益西桑珠
益西桑珠出生于1936年,今年88岁。
老人对于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帮农奴主去捡牛粪当燃料的场景,但每次的报酬就只有一点点糌粑,“用手指头搅一下就没了”。
“吃肉?”老人笑了,“怎么可能有肉吃!农奴主一扔吃剩下的骨头,我们就要跟狗一起抢!”拿石头凿开骨头,吸食骨髓是当时不可多得的“加餐”。
老人哽咽着说,“白天当人要干活,晚上像狗要守家。”
图片
益西桑珠
1959年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,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。益西桑珠终于从“会说话的动物”变回真正的人,他家里分到了30亩地,还分了房子和牛羊。
如今,益西桑珠全家儿孙加在一起有30多人。四世同堂的益西桑珠不愁吃不愁穿,生活比蜜甜。“村子里大家都在传我们这里要建成像拉萨城一样。”老人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结语
旧社会,农奴们都唱,即使雪山变成油酥,也是被领主占有;即使河水变成牛奶,农奴也喝不上一口;生命虽由父母恩赐,身体却为官家占有。
图片
1959年8月,墨竹工卡县的翻身农奴们兴高采烈地焚烧三大领主的剥削文契。
从来都没有皇帝神仙,能让雪山重还圣洁的,是党和祖国的光辉。
我在西藏看过的每一户藏民家里几乎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,一个藏族大哥亲口跟我说,没有毛主席,我们这些人还是奴隶勒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爱尔兰总理马丁会见王毅
下一篇:没有了